图:Cassi Namoda 聊聊a股吧,今天成交量到了1.2万亿。 有那么点意思了。 现在a股的风格很有特点—— 热门赛道和前两年比有了大变化。 值得概括一番。 一 今年ChatGPT横空出世。 我也写过文章,震惊它的厉害。 它出来之后,像AI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芯片算力…之类的。 这些概念全火了。 能蹭尽蹭。 我把今年涨100%以上的股票都拉出来遛了一遍,一共有50多个。 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些概念上: 计算机应用; 通信; 电子元件、半导体芯片; 传媒、互联网传媒; 都算得上是AI相关。 AI热到什么程度? 比如中国移动那么庞大,是个超级大块头,为什么也涨那么多? 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,离不开数据的大量传输。 连券商都能涨上天,今年同花顺涨了140%多了,东财今天也暴涨。 因为它们是互联网券商,算金融科技股,也能蹭到了AI概念 所以,这是一场ai科技股的全线狂欢。 业务跟“科技、媒体、通信”相关的,都有一杯羹。 对了。 今年涨最火的是什么吗? 其实还不是半导体芯片,也不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什么的。 是动漫游戏指数 今年涨了70%多了。 为啥这也能蹭上AI概念呢? 往正经了说: AI可以提升电影电视制作,游戏开发的效率。 比如我前段时间看到的这张图,它就是一张AI快速生成的图,已经挺有电影质感〜 等时机成熟了,直接用AI技术做一部电影成不成? 以前导演编剧们总是喷资本不识货,拍电影找不到钱。以后简单了,开局就是编,再用AI把电影给做出来。 同样的。 我要做动漫,以前要找画师,要画大半年。 现在直接用AI画就行。 以前我要做个网站,要找一堆人写代码。现在我用个AI工具,自己就做完了。 这是正经的逻辑。 当然。 你说a股这些上涨的公司,有能力用好AI么? 我表示强烈怀疑。 但蹭热点么,不需要逻辑。不管别人信不信,反正炒就完事了。 动漫科技之后,涨得最好的几个分别是—— 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软件、传媒、AI…等等ETF。 科创50这个宽基指数,我略微提过几次,今年涨得也是非常好。 (它主打高精尖科技,有较多芯片股,而芯片又和ai算力有关) 把创业板指,远远甩在了身后。 以上提到的所有股票基金,非推荐,只是客观记录。 事实上我觉得—— 里面有些股票已经涨得太夸张了。 连蓝色X标什么的,都快翻倍了… 如果散户蹭热点跟风的话,实在没必要了。 我不怀疑AI人工智能会深刻改变很多产业。 但目前上涨的股票里,很多都是仓促下锅的饺子—— 开水煮煮后会露馅。 二 那,跟它相反的。 另一个热门赛道——新能源类的股票,就有点凄凉了。 一个对比: 智能车今年借东风,回血了。 新能源车去年也跌挺惨,今年还没回过神来。 有多种原因吧。 重要的是,电车的价格战打得挺激烈。 龙头大哥不停降价,特斯拉2、30万都能买一辆了。国内的企业,也被迫只能打价格战。 各种电车都在降价。 今天我还和二手车商聊了一会,问他—— 我的电动车,二手价格有回暖么? 他回我: 别想了,死心吧。 电动车打价格战,上游也不好过。 用来做电池的锂矿,价格现在跌得很凶狠。 去年一度涨到60万/吨,现在只有25万/吨了。 有预测可能还要再降,降到10万/吨。 新能源相关的很多股票,都和锂电池有关。它们去年挣很饱,今年前景就不太妙。 所以啦: 新能源这边,没啥好消息、没啥新突破,倒是降价促销、原料暴跌的新闻不断。 钱又都跑去炒AI了。 赛道的火烧不起来,自然就没啥好起色了… 但反过来说,我倒想着,说不定可以蹲一蹲捡漏的机会。 我个人买成长股是这样的: 能看上的,大多都在科技、新能源、医药领域。 (创新主要就集中在这三块嘛~) 很惨时买入,风光时卖掉,靠这粗糙的玩法,它们都给我挣到过小钱儿。 这三种我哪个都爱。 没偏好,更多地还是取决于进入的时点。 ps. 我们说,普遍的牛市行情,一时半会指望不上。 但市场有大热点带动的话,前景会更乐观。至少赚钱(或少亏)的概率更大。 有的人就发现,自己半死不活的票,突然某天就蹦哒起来了。 细究一下—— 原来是被的热风给吹到了,哭笑不得。